短篇言情题材小说《我睁眼去寻,却只能在梦中见你》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,小说以主人公唐竹筠唐明藩晋王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,主要讲述的内容有:片刻之后,外面果然响起了丫鬟的声音:“就在这里。”门被打开,簇拥着大长公主而来的一众人便看到,唐竹筠正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……
《我睁眼去寻,却只能在梦中见你》 第5章我睁眼去寻,却只能在 免费试读
(终)九月的风裹挟着第三年如约而至的桂花浓香,再次漫过图书馆三楼那熟悉的回廊。
沈倦悬停在标本册扉页的钢笔尖,一滴墨悄然洇开,
在纸面凝成一个微小的深色圆点——像极了去年深秋滴落在苏晚画纸上的那颗血珠,
却不再有那份刺骨的锐痛。他侧目望向窗外,老梧桐虬结的枝桠间漏下细碎的光斑,
跳跃在邻座女生的画纸上。那里,一树玉兰正盛放,
洁白的花瓣边缘被光线勾勒出淡淡的金晕,如同被岁月之手温柔地镀上了一层微光。“学长,
你看这花瓣上的光影,对吗?”女生举着画笔回头询问,
发梢随着动作漾开一缕极淡的栀子香,清雅似初夏晚风。沈倦倾身靠近,
目光却被画布左下角一只小小的七星瓢虫攫住——它正沿着玉兰花瓣的脉络缓慢爬行,
橘红的甲壳在油彩间异常鲜活。“很生动,”他指尖虚点那抹跃动的橘红,
“像随时会顺着湿润的颜料,爬到现实里来。”女生脸颊微红,
低头用橡皮轻轻擦拭着瓢虫的翅膀边缘。“画得太跳脱了……”细碎的橡皮屑纷纷扬扬落下,
如同撒了一纸细雪。这景象瞬间勾连起另一个时空:去年寒冬的画室,
苏晚打翻的素描铅笔盒,木屑也是这样簌簌地落满她的发顶。那时,沈倦总会伸手替她拂去,
而她便会趁机抓住他的手腕,将冰凉的手指按在他温热的手背上,声音带着狡黠的暖意。
“罚你当我的专属画笔架!”画室里松节油刺鼻的气味,与她发间浓烈的栀子香交织缠绕,
构成了那段时光里最浓墨重彩、也最令人心头发紧的嗅觉记忆。“在想什么?
”女生清浅的声音将他从沉湎的深潭中拉回。沈倦摇摇头,
目光却落在她摊开的速写本上——某页画着一株笔触略显稚拙的梧桐树,粗糙的树干上,
赫然刻着一个歪歪扭扭却异常清晰的“倦”字。“这是……?”“暑假去你家,
在老梧桐树下画的。”女生的笔尖在“倦”字旁添了一片舒展的玉兰叶,“阿姨说,
这是你小时候偷偷刻的,盼着它快点长高,好爬上树顶看星星。”沈倦的心猛地一沉,
母亲暑假时那句无心之言骤然清晰:“苏晚那孩子去年在树下,摸着那个刻痕好久,
末了抬头问我:‘阿姨,沈倦是不是从来没告诉过别人,他其实……很怕黑?
’”......母亲当时只当是女孩的絮语,此刻想来,苏晚那双曾凝视他的眼睛,
或许早已穿透了他沉默的盔甲,洞悉了他所有未曾言说的褶皱与暗影。
如同她素描本最后一页那场无声的雪,画中并肩行走的两人,脚印深深浅浅,
坚定地伸向画框之外、那不可知的远方——那是她未能宣之于口的、对“永远”的卑微祈盼。
“学长,文学社秋日采风定在银杏道写生,你要去吗?”女生合上速写本时,
一枚书签悄然滑落——那是片被精心压平、边缘用极细金线勾勒过的玉兰花瓣,
形制竟与他当年送给苏晚的银质书签有几分神似,却少了金属的冷硬,多了几分手作的柔暖。
沈倦弯腰拾起书签的动作微微一顿。去年此时,苏晚也是这样捏着一张边缘卷曲的银杏叶,
在他画架旁晃悠。“去不去捡叶子?再不去,环卫大叔就要把它们当垃圾扫走了!
”他当时正焦头烂额地修改参赛稿,头也没抬便拒绝了却在夜深人静时,独自打着手电筒,
在冰冷的银杏道上搜寻许久,将最完整、最绚烂的金叶悉数拾回,
悄悄夹进她枕边那本翻旧了的《雪国》里。“去。”他将带着体温的书签递回,
清晰地看到女生眼底瞬间被点亮的星光,如同坠入深潭的碎钻,“正好看看,
今年的银杏……是否金黄得足够彻底。”采风日的阳光慷慨得近乎奢侈,
金黄的银杏叶翩然飘落,如同碎金般点缀在女生的画纸上。她举着画板追逐着风的轨迹,
裙摆扫过铺满落叶的小径,发出轻柔的“簌簌”声,
让沈倦想起苏晚曾把踩落叶形容成“拆秋天的礼物”。只是此刻这声响里,
少了那份近乎尖锐的雀跃,更像一首温柔低徊的小调,轻轻哼唱着崭新时光的序曲。
“学长你看!”女生举着一片完美的扇形银杏叶跑来,
叶脉中心竟停驻着一只小小的、金绿色甲壳闪烁微光的金龟子,
“它好像把这片叶子当成舞台了!”沈倦低头,
小心翼翼地将那只小生灵引渡到旁边的草地上。指尖不经意间掠过女生微凉的手背,
那触感轻如一片坠落的羽毛。“咔嚓!”远处传来清脆的快门声。文学社的学姐正举着相机,
镜头精准地捕捉着他们。女生下意识地躲到他身后,
发梢带着栀子香的微凉气息扫过他的后颈,激起一阵微痒的涟漪。
这场景熟悉得令人心悸——去年国庆,老梧桐树下,母亲举着手机,
苏晚也是这样红着脸躲在他身后,紧紧攥着他的衣角。只是那时阳光里的尘埃,
似乎都悬浮着更多未解的惶惑与甜蜜的紧张。“照片洗出来送你,”学姐扬了扬相机,
笑容意味深长,“沈倦学长终于不是那棵独来独往的树了。”沈倦未置可否,
目光落在从他身后探出头、偷偷朝学姐做鬼脸的女生身上,一种久违的暖意悄然爬上眼角。
有些改变,确如春雨润物,无声无息。画架上堆积的玉兰习作日益增多,
标本册里金黄的银杏叶旁开始夹入各色花瓣,图书馆三楼回廊清冷的足音里,
终于融入了另一道轻盈的节拍。深秋的冷雨总是不期而至,沈倦在画室收拾画具时,
瞥见女生抱着画具,像只受惊的小鸟般瑟缩在狭窄的屋檐下。雨水打湿了她白裙的一角,
颜色深了一块,这湿痕让他想起去年苏晚发尾沾着的冰凉雨珠,但此刻心中涌起的,
却不再是无措的心慌。“没带伞?”他撑开宽大的雨伞,走到她身边。女生正努力踮起脚尖,
将怀里的画框高高举起,躲避着飞溅的雨滴。“里面……画了学长种的那株玉兰,
”她小声解释,睫毛上凝结的细小水珠随着呼吸轻轻颤动,
“怕淋坏了……”沈倦不动声色地将伞面大幅度向她倾斜。低头看向被护住的画框,
几滴调皮的雨点已然吻上画布,在盛放的玉兰花心晕开,
反倒像落下了一场温柔而意外的春雪。路过那棵沉默的老梧桐时,女生忽然驻足,指向高处。
“学长,你看那里!”沈倦顺着她纤细的手指望去,只见枯槁虬劲的枝桠缝隙间,
竟顽强地冒出一点嫩生生的、近乎透明的红芽,在冷雨寒风中倔强地挺立着。“阿姨说,
这棵树去年冬天几乎枯死,没想到……它还能发出新芽。
小说《我睁眼去寻,却只能在梦中见你》 我睁眼去寻,却只能在梦中见你。第5章 试读结束。
小说《我睁眼去寻,却只能在梦中见你》 第1章 试读结束。
网友倚栏听风点评:看了这本《我睁眼去寻,却只能在梦中见你》,我觉得我的智商受到了无比大的尊重,这是什么神仙剧情啊,每个人设都设计的特别好,到目前为止人设也没有崩,为作者大大点一万个赞!
网友悲喜皆因你点评:个人认为写的很不错了,创新的写法,不同以往短篇言情写法,言语更加“现代化”一些,比较诙谐,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。